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

游红色景点
当前位置: 学院主页 >> 建党百年 >> 游红色景点 >> 正文
百个红色景点“云”参观(52)瓦窑堡革命旧址
发布时间:2021-04-26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
探访红色景点,追忆红色故事。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,加强对于全院师生的党史教育,英文学院党委在“西外英文”微信公众号推出“百个红色景点‘云’参观”专题栏目。红色印迹“云”参观,峥嵘岁月共感怀,置身于红色景点之中,我们可以感受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,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、洒热血的身影。铭记历史守初心,锤炼才干行使命,学院师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建功立业。

景点地址:陕西省子长县

一、景点介绍

瓦窑堡革命旧址,位于陕西省子长县(瓦窑堡)城内下河滩小东门,为一排五孔砖窑。1935年12月下旬在此召开了毛泽东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,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。2016年12月,瓦窑堡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。

瓦窑堡革命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会址,旧址现存20余了孔砖砌窑洞,包括瓦窑会议旧址、中央军委旧址、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校址及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张闻天、刘少奇旧居等。

这里供参观的有瓦窑堡会议旧址、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、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和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张闻天旧居等。

瓦窑堡会议旧址位于城内中山街南侧下河滩田家院。院内有砖窑5孔,坐西面东。左起第二孔是张闻天旧居,第三孔是会议旧址。

瓦窑堡革命旧址会址窑洞不大,放着两张八仙桌和6个木条凳,小炕上还放着一张小炕桌。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位于城内下河滩一处小院。

院内有砖窑12孔。上院有砖窑6孔,5孔坐东面西,周恩来曾住在南起第四和第五孔窑内,另外1孔坐北面南的大窑为军委会议室;下院也有6孔窑洞,均坐东面西。

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位于城内北侧的米粮山上。1936年6月1日,红大开学时校址就设在这里。1936年6月21日后,红大迁往保安。当时红大分3个科,一科和二科住瓦窑堡。

旧址现有砖窑5孔,分为两个教室。毛泽东旧居有两处,一处在城内中山街西侧中盛店院后排4孔窑内,是1935年12月至1936年1月毛泽东的住处;一处位于城内下河滩,院内共有砖窑5孔,是1936年5月至6月毛泽东的住处。


二、景点背后的故事:瓦窑堡会议

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安定县(今子长县)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(即瓦窑堡会议)。这次会议是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,在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,极需制定新的战略策略的情况下召开的。会议由张闻天主持,与会者有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博古、李维汉、王稼祥、刘少奇、邓发、凯丰、张浩、邓颖超、吴亮平、郭洪涛等十余人,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也参加了会议。

瓦窑堡:“人民共和国”的名字从这里响起

1935年10月中下旬,陕北延安的山坳坳里来了一支风尘仆仆的队伍,从此,中国的历史因他们而改写。

这一年秋天,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,终于有了自己的“落脚点”;之后,他们来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、当时的陕北“经济重镇”瓦窑堡,并于当年12月17日至25日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,“苏维埃工农共和国”在这里更名为“苏维埃人民共和国”——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。

在陕北延安市下属县级市子长市(原安定县)采访,处处感受着红色文化:瓦窑堡会议旧址,毛泽东、周恩来旧居,谢子长陵园,以及那些依然健在的革命见证人、老红军。

“瓦窑堡是一块红色资源挖掘不尽、革命贡献说不完的神奇土地。”子长市委书记雷兴平说。

岂曰无衣 军民同心

1935年冬天,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踏进由谢子长、刘志丹等革命家开创的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心时,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动荡、大变局、大分化时期。“党内,思想尚未统一;党外,蒋介石顽固‘剿共’,数十万敌军大兵压境。特别是在华北,日本帝国主义野心勃勃,步步紧逼。中华民族正经受着一场空前劫难。”陕西党史专家袁武振对记者说。

在这样一个矛盾极其尖锐复杂、局势诡谲难测的时期,党的领导者们果断抛开党派之见,高举抗日救国大旗,召开了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瓦窑堡会议。

“当年的瓦窑堡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,而今被誉为中国革命的‘红都’。”据子长市瓦窑堡会议旧址管理处负责人回忆,当地曾有民谚:小小安定,人口四万,闹红共产,人人好汉。作为西北革命的“心脏”之一,子长市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,在这个不足万户人家的山区小县城,就发生了大小战斗700余次,先后有3000多名子长儿女献身革命,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400多人。

“新中国成立前,由于战乱、瘟疫、天灾等诸多因素制约,子长全市人口始终在4万上下徘徊。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里,人口增加到十四五万,改革开放的40年里,人口又增至二十六七万。”子长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说道。

红军初到瓦窑堡时正值寒冬,物资供给极度匮乏,指战员多是单衣草鞋,当地人民伸出热情的双手,家家户户缝棉衣、做军鞋、捐钱粮、献牛羊,从各方面给予了党和红军最无私的帮助与奉献。雷兴平说:“仅1936年5月,西北军委办事处就向群众买粮2500担、借粮2000担,合计约18万斤。”在群众的支持下,党中央在瓦窑堡的七个半月,中央红军由不足万人发展到近3万人,革命形势焕然一新。

“革命成功了,现在吃穿不愁、安居乐业,太幸福了。”今年97岁的老红军白成宝,家住瓦窑堡会议旧址附近。这个当时“个子还没有枪杆子高”的“红小鬼”,13岁参加陕北游击队,先后当过勤务兵和警卫员。如今他已儿孙满堂,在他家,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挂在窑洞墙上的“全家福”。“130多口的大家族,太有福气啦!”听了记者的话,老人轻声地说:“只有大家都幸福了,才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。”

“立根原在群众中”,依靠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“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,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。”这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,也是对未来的坚定指引。

统一战线 凝心聚力

瓦窑堡会议旧址坐落在瓦窑堡城内田家院内。冬日的午后,院子里静悄悄的,阳光斜射进当年的会议室,恍惚间,80多年前那场改变时局和国运的会议场景,浮现在记者眼前——毛泽东、张闻天、周恩来、博古、王稼祥、刘少奇等共产党人,就是在这方不起眼的小小天地里,擎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,也促成了全民族的觉醒与团结。

“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,而且是代表民族的。”毛泽东在瓦窑堡说——86年前,瓦窑堡会议通过决议,成立不久的“苏维埃工农共和国”改名为“苏维埃人民共和国”。从“工农”到“人民”,两个字的改变,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树起了旗帜,中华民族挺起脊梁,万众一心。

从此,中国共产党从陕北出发,一路向东,一直走到了天安门。

“会议最终决议要求党员必须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斗争,使他们相信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,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者,是全民族的代表者。”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建森教授对记者说。

“这个决议的通过,证明中国共产党这支队伍的领导集体,已经在总结革命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成熟起来。”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小龙说。

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。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。我们党一以贯之,接续发展,推动建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,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,贯彻“一国两制”方针。“统战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,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对统一战线的时代意义给出了解答。

红色文化 网上地标

时光荏苒,瓦窑堡会议已经过去了80多年,在党中央曾经战斗过的这块红色圣地上,革命前辈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红色文化遗产。2020年4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,“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,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。”

“陕西拥有包括延安宝塔在内的丰富革命文物遗存,国家公布的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中,陕西涉及川陕、陕甘、长征、陕甘宁四个片区68个县(市、区)。”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介绍说。

“‘十三五’期间,陕西省共投入54亿元实施文物保护维修工程335项,完成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254处,修复可移动文物2.4万余件(组)。同时,全国唯一一个以红色革命资源为依托的示范区——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建正在有序推进。”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告诉记者,“5年来举办革命文物展览900余个,开展活动2400余场次,参观人数超8000万,大批展览引起强烈反响。”

近年来,陕西省围绕传扬红色文旅着力开展数字创新。建设陕西革命文物大数据库,推动19家革命纪念馆实现线上展出;推进“延安革命旧址陈列数字化及互联网+展示提升项目”等。这些网络上的红色文化地标正在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了解革命文化,传承红色基因。